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潘鹤美术馆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自古英雄出少年

2012-07-23 10:44:27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钱磊
A-A+

  今年春节期间,我从家里书房中的书架上,看到由广州新世纪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由潘鹤先生亲笔题字赠送给我父亲的《潘鹤少年日记》一书,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我怀着渴望了解和认识少年时代的潘鹤先生究竟是个什么模样的心愿,饶有兴致地一口气就读完了这本虽然不厚,但感觉起来却是沉甸甸的书。我从潘鹤先生在13至20周岁这段成长最快速,对未来定型有着重大影响和意义,少年时期所写下的,历经磨难而保留下来的10万文字中,对于少年时代的潘鹤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并深受教育和启发,产生了许多感想。对于少年时代的潘鹤,我觉得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一为“天才”,二为“痴人”。

  首先,我惊叹少年时期的潘鹤所表现出来的超人一等的艺术天赋,令人感到超常的思想的成熟,这是从当代中国青少年中所难于寻觅的。潘鹤在17岁时为他的教师——著名画家黄少强先生作的塑像,据一般人评价,在艺术技巧上,远胜过当时留洋归国的著名雕塑家李金发先生;他第一次跟着黄少强先生学国画的时候所画的作品,就被教师认为可以登大雅之堂;少年潘鹤学油画、粉画和素描,都出手不凡。他无师自通地研习雕塑,甚至还有过诗歌的创作,小说的构思……少年潘鹤涉足文艺领域范围之深之广,均让人叹为观止。所以,无怪乎少年潘鹤周围的师长前辈、同龄友伴,都认为潘鹤是个少有的天才,这也正合“潘鹤”这个名字的由来,出生之时恰好有白鹤飞过,这样的艺术天才也许真是大自然之托化。可以说,这种少年时期就表现出来的超人的艺术天赋,正预示了潘鹤先生今天的超凡成就。而我认为,这种天赋最重要最关键的,便是他对生活的灵敏的感受力和洞察力,以及活跃跳动的思维能力与想象空间。从日记中,我们可看到,少年潘鹤思想异乎寻常的成熟,对生活关注和体会之深切,情感之浓烈与奔放,思维之深邃与老练,令人不敢相信这竟然是出自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之手的日记。小小年纪的潘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国忧民之心,他的关心国家与民族命运之深,甚于关心自我。面对40年代日寇侵华所造成的民族灾难,横尸街头的黑暗现实,少年潘鹤忧心如焚,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在日记中写道:“我的这地方,真是痛心。目下的居民因为绝粮,绝财源,粮食又贵,都生活在饥荒中……唉,可怜的命运!可怜的人生!”“美国人生活得热热闹闹……象七八岁的孩子。英国人象四十岁千千练练。法国人象十七八岁的少年,争讲女人学新奇的玩艺。中国人象七八十岁,马马虎虎过日子,中国人应注意呀!”“我对现在的画坛感觉万分的忧虑,前途黑暗,要是所有的画家都从事这种自欺欺人的画法,绘画终会有被人轻视的一日。”“成了名的作品乱涂也是好的,他人只是买你的名,不是来赏识你的艺术……一个人享有薄名,就算粗制滥造的东西也值钱,受人看重,但未成名的杰作往往不受人信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是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段,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情感体验,正是因为在内心有这么多的体验感受,所以,才会有“这几日塑像的冲动太狂热了”,“糟糕糟糕!我的塑像欲一波波地汹涌,冲动得一塌糊涂,失去秩序!”……正足因为少年潘鹤具有这种“关注民生”的“人世”态度,天生就具有的艺术感受力,且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坚持积极地去从事艺术探索与创作,因而他最终也就有了让世人惊叹的天才般的艺术成就。

  其实,天才只是成才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不努力发掘,天才终将被埋没。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讲的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扼腕痛惜的故事。古往今来,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名家不光有一定的天赋,更要经过不断地磨炼,甚至专心到了痴迷的地步。所以,无怪于有“书痴”、“画痴”的称谓,这每一个外号后面,都是常人所想象不到的坚忍、艰辛和勤奋。我想,用“痴人”来形容少年潘鹤并不为过,而且他的痴还与众不同,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①、痴迷。小小年纪的潘鹤,专注于艺术到了痴迷的地步,为了艺术,他可以抛开一切:“艺术!我立志要冒艰困、犯大难,在所不惜,我知道我为艺术而生活,甘愿为艺术而牺牲!”正是有了这种“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死”的生活理念,才使潘鹤专情专注于艺术,不为外界花花世界所诱惑、不为痛苦的失恋经历所击倒,不为身体的虚弱而放弃。潘鹤在16岁时写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我有很爱的佳人,为了艺术我不忍去爱!我有做富翁的希望,为了艺术我不敢去想!我有做官弄权的可能,但为了艺术我宁可抛弃!我宁可容忍世人的轻视而埋头于艺术!  ……”因为专心致志,使得少年潘鹤的天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无论如何他都坚守着他的艺术之梦,他清醒的认识到“任何事以沉着气为要,宁可失之于坚守,难望其成之伟大,切莫得之于乖巧之聪明。”否则,恐怕艺术上的天才只能成为小聪明的把戏而已。

  ②、“痴狂”。拿破仑曾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的名言。因为天才,所以少年潘鹤有着非同常人的雄心壮志。在日记中他写道:“我要做一个永远的画家,代表整个世纪的画家,我要做永远发扬于后世的艺术家”“我相信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雕塑家”,做一个“够代表一个时代的人”。“我将来也要骚动世界,征服所有的人”……乍听起来,这是多么狂妄的口气,这在常人看来,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可是,“雁雀安知鸿鹄之志乎?”没有这样敢想,又怎么能敢作,又怎么能取得以后的成功呢?

  ③、吃苦。单纯只有敢想,一天到晚只做想当大艺术家,想干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美梦,而无脚踏实地,勤奋刻苦的精神做基础,那么,想当大艺术家,想干大事业的美梦也会要变成泡影的。所以,古之圣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天才同样也需要刻苦勤奋。18岁的潘鹤在日记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很能说明问题:“天才者多放荡不羁而玩世,伟人者多刻苦奋斗而成功,故天才只昙花一现,徒令人惋惜感慨!故此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若扶以刻苦的精神,则可将昙花一现之美丽,铸成伟大之器皿,造福于人间多多了。”少年潘鹤并没有因为别人赞誉他足天才而沾沾自喜,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赞言在我未得之前渴望着,在我既得之后便无可回味了”,“天才产生了,又因没有毅力而半途而废,……天才还须加意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华氏44度的严寒中,我冷静地闭在画室中塑像”,“我塑像由清早一直不停地塑到晚上”,“这几日塑像的冲动太狂热了,夜以继日废寝忘餐埋头塑像,虽可暂时忘记疲倦,但忽然遍身空虚,冷汗一阵阵涌上来,我再也不能支持了,扶着台椅,一步步拖到房间,便晕倒在床上,醒来还是满身泥土。”……勤奋到如此地步,又何患事业不能成功呢?

  正足这种天才加痴人的结合,一方面使才气能得到最大限度激发,另一方面,使勤奋努力能有事半功倍的成效,才使得少年潘鹤取得了较同辈为高的成就。其实这个世界上的天才够多,每一个人来到人间都有一定的天赋,只可惜懂得去挖掘和用的少了,后天勤奋努力去专心致志得不够,也就是“痴”得不够,所以天才也会逐渐落后为庸才。尤其是现代社会,对于当今立志成才的少年来说,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力不可谓不多,如何能做到对事业和理想的追求进入痴迷的程度,能否耐得住寂寞,是很关键的,否则容易陷于浮躁之中,“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又如何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天才?有了痴迷还得有狂劲,亦即要有年轻人敢想、敢说,敢做的作风,苏东坡都“老夫聊发少年狂”,何况正是血气方刚的少年?只有定下远大的目标,迷得才有味道,也才会越来越有兴趣,迷得更深,不然鼠目寸光,消磨了时光也消磨了天资,到头来青春已过,却一事无成,留下虚度青春年华的终生遗憾。当然,要想痴迷者先得能吃苦,要狂得理直气壮也须能吃苦。所以,吃苦是事业成功的根基。读完《日记》后,我最深的感慨不在于潘鹤少年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天赋,而是在于他的那份“痴”。在于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艰苦奋斗、勤奋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拼搏精神。正是由于这份痴,让他“少年出英雄”让他的少年美梦终成真。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作个天才容易,做个“痴人”难!

  所以,我认为《潘鹤少年日记》,是一本有益于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值得青少年们认真读一读的好书。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潘鹤美术馆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